應該提早給國小生接觸自然課程|築苗兒童營隊的學習力
讓國小生多接觸自然的好處:專注、情緒、體能的 4 大提升與做法
孩子悶在室內一整天,心情像被裝進盒子。自然不是遠方,而是可以每週安排的一小段「綠時間」。
四大可見好處
- 專注恢復:綠地降低認知疲勞,回家寫功課更有效率。
- 情緒穩定:步調慢下來、壓力下降,睡眠更規律。
- 學習動機:抽象概念變得摸得到、做得到,願意主動提問。
- 體能健康:步行、攀爬、投擲,喚醒核心與協調。
每週一次的「綠時間」怎麼做?
- 15 分鐘自然觀察:帶放大鏡、貼紙;找三種葉子與一種昆蟲,回家畫在觀察本。
- 行走任務卡:散步路上完成 5 個小任務(找影子、聽鳥叫、摸樹皮)。
- 安全自我檢核:防曬、防蚊、喝水、結伴不脫隊、尊重野生動物。
- 把成果帶回家:一張素描或 30 秒口述影片,讓孩子被看見。
行前家長清單
□ 查天氣與路線 □ 帽子/水/小點心/濕紙巾 □ 緊急聯絡方式 □ 與孩子約定「停、看、聽」
延伸:如何用營隊滿足此需求(客觀建議)
要把「自然的療癒」變成「可持續的學習」,關鍵在有結構的任務與安全場域。築苗在教室與戶外之間安排漸進式體驗:以觀察與記錄為核心的自然調查局 NBI、把海洋知識融入造船與航行測試的海洋探險號,以及固定進行的班級活動(戶外走讀、成果分享)。可先選離家近、接送順的場地,從全台主題與梯次確認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