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專注力不足怎麼辦?在家可練的專注力清單
孩子專注力不足怎麼辦?在家可練的專注力清單
坐不住、容易分心、一下就放棄。先別急著貼標籤——把環境與任務換個方式,讓孩子有機會「成功專注」。
三個基礎:睡眠、活動量、環境
- 睡眠 9–12 小時、固定起居;睡前 60 分鐘不看螢幕。
- 每天 ≥60 分鐘中等以上強度活動(跑跳、球類)。
- 學習角落簡潔:一盞檯燈、一張椅子、一支筆;降低干擾。
10 個家用專注力練習(按週循環)
- 計時專注 10 分鐘:鬧鐘倒數;完成就休息 3 分鐘。
- 任務切片:作業拆 5~8 個小步驟,每做完劃掉。
- 身體先動:先 20 下深蹲或開合跳,再坐下讀書。
- 視覺焦點卡:桌上放「今天只做第 3、4 題」。
- 口語自我指令:「現在先寫名字→看題目→做第一小題」。
- 錯誤當提示:找出最容易錯的點,寫在旁邊提醒。
- 5 分鐘整理桌面:完成貼小貼紙,10 張換親子活動。
- 專注力桌遊:找不同、UNO、記憶配對(10–15 分)。
- 自然安靜時間:散步 15 分鐘,回來描述看到的 3 件事。
- 自我回饋:每天回答「今天最專注的是什麼?為什麼?」
學校情境的 4 個微調
- 座位靠近老師或白板,降低干擾。
- 先發 3 題暖身題,再發全份。
- 允許短暫站立或走動(有界線)。
- 用「過程回饋」取代只看分數。
需要進一步評估的情況
若困難持續 6 個月、跨家校兩端、影響同儕或學習,或伴隨明顯情緒問題,建議與校方或兒童心智相關門診討論。
延伸:築苗教育讓孩子開始「喜歡」學習
專注力不是靠吼出來,而是在「做得到的挑戰」裡練出來。營隊把任務切片、先做能成功的一步,再提供被看見的舞台:如以體能節奏穩定專注的小小奧運會、用搜證步驟練耐心的自然調查局 NBI、以及需要規劃與簡報的CEO 實習生。若你準備嘗試,依孩子當前需求挑一個主題與時段,從校區 × 梯次開始篩選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