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小生寒暑假怎麼排最聰明?兒童營隊推薦
國小生寒暑假怎麼排最聰明?2-4-1 能力地圖、行程模板與預算清單

假期不是「多補幾堂課」而已,而是把孩子的能力拼圖補齊。本篇用家長看得懂的方式:2-4-1 能力地圖(2 個底座、4 個核心、1 個展示),加上週行程模板與預算清單,讓假期既放鬆又成長。
一、重點結論
- 用地圖選而不是用心情選:先決定培養什麼,再排活動。
- 每週要有展示:把成果說出來或秀出來,讓孩子拿到真實成就感。
- 預算不是只看單價:看「每小時有效體驗成本」與「附帶技能」。
二、2-4-1 能力地圖:假期該補的拼圖
2 個底座:作息(睡眠、飲食、運動)+情緒(自我調節、同理)。
4 個核心:自然與科學好奇/工程與創造/語言與表達/社交與合作。
1 個展示:每週至少一次把作品或發現公開呈現(口說、展板、演示)。

三、一週行程模板(可直接套用)
晨間(7:00–9:00):運動或戶外光 20–30 分鐘+早餐。
上午(9:00–12:00):主題體驗/專題製作(自然觀察、工程創作、表達訓練擇一)。
午後(13:30–16:00):社交與合作任務(隊式闖關、同儕協作)。
傍晚(16:30–17:00):自由遊戲或閱讀;整理今日成果。
週五 17:00:小發表(每人 3–5 分鐘),把學到的說出來。
願意更聚焦?試試「2-2-1-1」:兩天自然/工程、兩天體能/社交、一天服務學習、一天家族日。
四、預算清單與省錢術
- 費用拆法:報名費、交通、裝備(能重複用就不重買)、餐點、保險。
- 看「每小時有效體驗成本」:把真的在動手、戶外、社交、發表的時間算進去。
- 用「主題交叉」省錢:一次買吸管、膠帶、夾鏈袋、白板筆;不同主題都用得到。
- 早鳥與團報:留意官方頁面的限時活動與校區名額。限時優惠
五、怎麼選營隊?(不踩雷的 8 個標準)
- 主題是否對應能力地圖(不只是玩,能產出作品或發表)。
- 日程是否有節奏(動靜交替、戶外比重、午休安排)。
- 任務拆解(是否有明確步驟與可視進度)。
- 同儕互動(協作任務而不只是各自完成)。
- 教學語言(回饋是否說策略,而非貼標籤)。
- 安全與接送(教師比、緊急聯絡、接送動線)。校區與安全介紹
- 師資背景(是否有相關經驗與訓練)。
- 家長溝通(每天是否有回饋紀錄或照片摘要)。
六、安全與接送檢核(可直接複製)
□ 師生比 □ 緊急聯絡 □ 醫療應變 □ 接送動線 □ 飲水與遮蔭 □ 日照/防曬 □ 午休安排 □ 場地出入控管
七、兩個真實情境:不同家庭怎麼排
案例 A|想補「自然好奇+表達」
周一二:社區自然偵探;周三:家庭博物日;周四:口語表達練習;周五:小發表。延伸主題:自然調查局、CEO 實習生。
案例 B|想補「工程創造+社交合作」
周一二:賽車坡道改良賽;周三:戶外體能;周四:小組任務;周五:成果展示。延伸主題:動力賽車營、小小奧運會。



八、把能力地圖對應到築苗主題
先逛總覽與梯次:主題與課程總覽|全台校區 × 開課梯次|接送與安全|限時優惠
下一步:拿著「2-4-1 能力地圖」,先決定你家這個假期要補哪兩塊,再去選主題與梯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