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小生上課沒興趣?提高學習動機的 8 個方法
國小生上課沒興趣?提高學習動機的 8 個方法
作業一拿就嘆氣、上課像被關著。你要的不是高壓,而是讓孩子眼睛重新發亮。關鍵在:看得到的進步、用得上的內容、被看見的舞台。
先釐清:孩子「沒興趣」的常見成因
- 目標看不見:學來做什麼?沒有答案。
- 難度不匹配:太難想逃、太簡單無聊。
- 缺少被看見:努力無回饋、無展示機會。
- 只能坐著:動手/動腦比例失衡。
家中 8 個方法(本週就開始)
- 目標可視化:白板寫「本週三件要學會的事」,完成就勾。
- 任務化學習:作業拆成 15 分鐘任務,穿插 3–5 分鐘動一動。
- 先成功再挑戰:先做一題最容易成功的題目。
- 換情境:固定時段+專用角落+一盞檯燈。
- 動手連結:數學配秤重烘焙、自然配種植觀察。
- 成果牆:每週五挑一件貼牆回顧。
- 同儕共學:與同學共學 30 分鐘,互報一題。
- 給回饋不貼標籤:「你把步驟分得清楚,下次試更快。」
與老師合作的三件事
- 請先給「一題會成功的暖身題」。
- 每週一次公開展示(小講台、海報牆)。
- 回饋聚焦過程與策略,而非只看分數。
家長檢核清單
□ 本週三小目標 □ 15 分鐘任務拆解 □ 成果牆更新 □ 共學 1 次 □ 回饋聚焦過程
延伸:築苗教育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
當「學到什麼」能被看見、被使用,動機就會回來。我們把課本知識轉成任務與作品:例如把物理轉成過彎實驗的動力賽車營、把科學與工程變成造船與測試的海洋探險號,或以任務卡與發表培養目的感的CEO 實習生。建議先從孩子最有興趣的題材開始,再逐步擴張學習半徑;各主題重點與適齡建議可見營隊詳情。